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壮大养老护理技能人才队伍迫在眉睫。如何发挥人才激励作用,拓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空间?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紧缺,年龄结构偏大;宣称经验丰富,实则啥也不会;工作累待遇低,缺乏发展前景等问题,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普遍存在。
【来源:蚌埠新闻网】8月14日下午,文化广场社区联合家政行业协会走进社区开展一场送健康、送温暖、送技能、送理念的居家养老护理知识健康讲座,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护理意识和技能,补齐社区养老服务照护短板,助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积极营造了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根据现在老年人的一份关于养老的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二的中年人和超过四分之三的老年人希望可以在家中养老,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的一代老年人对养老院的接受程度还不高,这样一来,居家老人的护理专业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居家老人护理需要注意什么呢?
【来源:南太湖号】自从70岁的妈妈中风之后,市民沈女士就想找名专业的护理员在家照顾老人。可问了一圈才发现,普通的保姆护理经验不足,会护理的工资又高到离谱,这让她不免感慨:“想找个称心的护理员,可真难。”沈女士的烦恼,并不鲜见。
上海目前形成的“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人通过自我照料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专业化服务养老,3%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所传达出的信息一样,居家养老还是绝大多数老人的主要选择。而“家庭照护床位”(简称“家床”)恰好能满足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9日讯 今天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力深化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6场——市民政局专场。济南市民生兜底安全网织密织牢,民政公共服务用心用情,相关社会治理多元高效,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79岁的高玉华生活在“三人行,必有一老”的上海。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6.8%。 高阿姨所在的城区更“老”。43.1%的老年人口占比,让总人口为70.13万的黄浦区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1月13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处长兼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许艳丽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己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的提案。
要点速览养老服务面临人才“引不来”“缺认同”“待遇少”“流失高”等问题,成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掣肘因素可考虑建立家庭养老床位与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的联动机制,通过资金和项目统筹,调动、积聚相关人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照护服务的专业性和整合性在社区居家照护场景广泛导入智慧养老产品是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少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度过晚年,而面对是否要选择居家养老,老人们也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渴望居家养老的温馨与自由,另一方面随着年纪渐长,专业护理服务也是老人们的“刚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如何让每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安心养老成为新的挑战。为了让徐汇区居家养老的老人可以享受到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家庭照护床位应运而生(以下简称“家床”)。今年4月,上海发布平台公布了上海市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机构名单,徐汇在全区优选养老机构推广此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