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雍正九年的五至六月,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清平噶尔丹策零之战。在这场战斗中,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巧妙地采用了诱敌野战的策略,成功地击败了清军傅尔丹所率领的部队。这场战斗的结果,对于准噶尔叛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胜利。
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以笔墨慨叹战争的残酷和牺牲。李白也感叹,在这战争频繁的地方,能有几人生还?在雍正年间,清政府曾经两次与准噶尔政权进行大规模战争,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战是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这场战役清军惨败,数十名大将牺牲,40000人的军队最终仅生还2000多人。
康熙末年征讨准噶尔,南路战兵1.6万,辅兵1.7万,合计3.3万人,北路战兵1.2万,辅兵1.3万,合计2.5万人,总计战兵不到3万,而一年需粮14万石,因为路途遥远,一石需白银30-100两,仅仅因为转运粮食,准部之役前后八年就耗费了至少3000万两以上白银,尚不计武器盔甲之
雍正皇帝的武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和通泊之战更宏观的前因后果我就不多做介绍。大家只需要知道此战是清世宗雍正准备三年之久,趁准格尔西征哈萨克之际,命令岳钟琪、傅尔丹各自率领西路、北路两路军共同征讨准格尔,结果两路均遭败绩,北路傅尔丹所没之役就是所谓的和通泊之战。
清代的索伦部,是包括我国现代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先人在内的古代北方部族集团,在清代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索伦人被频繁征调参战70多次,足迹几乎遍布清帝国的版图,清朝康雍乾时期大规模的战争中,比如打准噶尔,定回部,攻打大小金川,征剿廓尔喀等,都能看到索伦兵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