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2001年2月5日,被称为“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成,昨天《Science》以特刊纪念这一伟大的科学工程。20年来,这一划时代的成就,给人类对疾病和物种进化的认知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完成21年之后,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十多个国家科研人员联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发表题为《献给人类1%的礼物: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的社论,倡议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HGP2)。
中新网深圳9月14日电 (记者 索有为)记者14日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发起,中国、希腊、马来西亚、英国、比利时、土耳其、美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以社论方式联合发表了题为《献给人类1%的礼
来源:科技日报 9月11日,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希腊、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14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细胞研究》上联合发表题为《献给人类1%的礼物: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的文章,倡议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以下简称倡议)。
14日,记者从华大基因获悉,由中国科学家发起,中国、希腊、马来西亚、英国、比利时、土耳其、美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的科学家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以社论方式联合发表了题为《献给人类1%的礼物: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的文章,倡议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HGP2)。
鉴于此,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库研究结果于近日首次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联合全国 29 家研究机构、医院,首次公布了来自 27 个省、直辖市 8 个民族的 1 万余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及表型的系统性分析结果。
7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近日,该院输血科研究人员李春莉、张涛等联合重庆市血液中心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HLA上发表了相关文章,叙述了该团队发现1例HLA新等位基因的过程及意义。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华大基因联合举办“纪念国际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和‘1%项目’完成座谈会”,回顾基因组学发展历程,推动我国生命科学更快、更好地发展。
大型国际专家团队分析了34000年前生活在西欧和亚洲的近5000名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创建出世界上最大的古人类基因库。通过对古人类DNA进行测序并将其与现代样本进行比较,团队绘制了基因和疾病随人口和时间推移的历史传播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致贺信表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给人类对疾病和物种进化的认知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中国参与其中意义重大,不仅彰显了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所作的卓越贡献,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