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崇明】位于现港西镇双津村的沈家湾镇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渡船港流经沈家湾分出支流,向北转成九十度弯势,当地人称这一段渡船港为“湾河”,因集镇建在河港转弯地带,又因有沈学如率先落户于此,人们就称之为“沈家湾镇”。
【来源:上海崇明】位于现港西镇双津村的沈家湾镇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渡船港流经沈家湾分出支流,向北转成九十度弯势,当地人称这一段渡船港为“湾河”,因集镇建在河港转弯地带,又因有沈学如率先落户于此,人们就称之为“沈家湾镇”。
近日,位于堡镇的上海第三十五棉纺织厂、位于城桥镇的上海远东冰箱厂和位于横沙乡的庐山号浮船坞,被认定为上海首批工业遗产。如何挖掘利用这些“遗产”中长期空置的厂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相关文创商贸产业,让工业遗产从老建筑变身城镇新地标、新场景,有关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近年来,竖新镇明强村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教育资源,打造具有乡村显示度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吸引年轻人创业就业,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伴着舒缓的音乐,晚风baking创意烘焙店主理人卢微正熟练地为游客研磨咖啡,奉上一缕清香。
2021年以来,堡镇有序推进五滧撤制镇“美丽街区”建设工作,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街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走进五滧撤制镇镇区,一眼望去,人行道宽阔平整,沿街店招店牌规范统一,建筑立面干净整洁。
2022年10月1日起,我们推出百集声音档案《回眸十年》,带您听听崇明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
在崇明,分布着一些留有历史风貌的老镇、老街、老宅,那里的居住条件还有待改善。积极推进旧改,让建设生态岛的红利惠及到居住在这里的市民,也是区政府的努力方向。去年9月,崇明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在城桥镇油车湾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安置基地里,建起了油车湾老街500多户居民即将搬入的新家。
今年以来,港西镇以“津馨板凳课堂”为载体,深入推进主题教育,通过在网格党群服务店、村民公园、农家小院等群众聚集的地方开展理论学习,重点聚焦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在哪讲四个方面,解决农村党员学习能力不强、参与学习不便等实际问题,打通基层宣讲“最后一米”。
崇明区地处长江口,滩涂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区滩涂面积170多万亩,占到全市滩涂总面积一半以上。然而,滩涂资源利用不规范、不合理,乃至违规违法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码头、水泥厂等企业占据岸线,排放污水,影响长江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