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主要以游牧为主。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
古羌城,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镇岷江西岸,汶川地震中损毁严重,为恢复古城原貌,震灾过后进行重建,现古羌城为重建后样式,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充分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羌民族的生息特点,古羌城是羌族文化活态、文化休闲、体验旅游的目的地。
这个3月,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在已经新发现500多件重要文物,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趁着大家对考古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不妨来聊一聊古羌人的神话与文明。▲汉中宁强县的羌文化博物馆传说,羌人的始祖是炎帝(也有是黄帝的说法)。
南海网10月7日消息(记者 张野)“锦色——2024非遗潮秀”服饰展自10月1日在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二楼开展以来,备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与关注。此次展览作为“锦色——2024非遗潮秀”的重要延伸活动,通过展示各少数民族的非遗服饰,向公众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与非遗技艺的传承。
中国古代将颜色归为五大类,分别是青、赤、黄、白、黑,称为「五正色」。现代五色也有很多方面的运用,如北方少年礼,多以各人每年诞生日为主,用五色线束穿古代铜钱制锁,生日挂在颈上,按年岁穿铜钱数,行挂锁礼,称作“锁关”,以求结实、平安,有的直至12岁方可解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