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虎门销烟”的壮举为世人所熟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是成为激励后世子孙名言名句。左宗棠,1812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县。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是福州马尾船政的创办者,率兵收复新疆。
在南京长江路“总统府”东苑景区内,有一座陶林二公祠。这是清代光绪年间,南京乡绅出资,由时任两江总督左宗棠奏准朝廷恭建的,纪念的是一代名臣陶澍和林则徐。当年为什么要为这两人合建专祠呢?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849年冬,林则徐告病回福建途中经过长沙,众多官宦纷纷前来拜访,但他只见了一个年轻人。两人一见如故,共论家国大事,探讨“海防”与“塞防”,秉烛畅谈至天明。这段相遇就是著名的“湘江夜话”,这位令林则徐“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的青年,便是左宗棠。
对于日军侵华,逼迫签署《北京专约》,无能赔偿50万两白银来说,虽然是清政府的耻辱,但面对当时情况,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是殊不知,面对日军侵台,当年朝堂众人的一个小小决定,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多大的麻烦,甚至关乎我们中国领土完整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