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7日和18日,位于波罗的海的两条海底电缆出现故障,其中一条电缆连接芬兰和德国,另一条连接立陶宛和瑞典。目前尚不清楚故障原因,有消息称电缆可能遭恶意破坏。舆论认为,这令人想起2022年发生在同一水域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1月18日报道,波罗的海光缆18日出现故障,导致芬兰与德国之间的数据传输中断。芬兰运营方西尼亚公司的负责人阿里-尤西·克纳皮拉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可能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前一晚突发故障就说明了这一点。
综合美联社和路透社18日报道,芬兰与德国政府表示,连接两国的一条海底通信光缆突然断开,当局正在调查原因。而连接立陶宛和瑞典的一条海底光缆也断开,瑞典政府表示正在调查此事。路透社称,波罗的海这两条光缆被怀疑遭到恶意破坏,让人联想起2022年“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就在近期,就连俄罗斯电信公司的海底电缆都不幸遭受破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系列的电缆事故引发了众人的广泛猜测,有人觉得是自然灾害导致,有人则认为是人为因素在兴风作浪,甚至有人断言这是国际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芬兰海底电缆又断了!波罗的海成“战场”还是“谜局”?“事不过三”,可波罗的海的海底电缆却在不到三个月内接连“出事”。12月25日下午,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关键电力通道——Estlink 2号电缆突然断线,直接切断了北欧国家与波罗的海国家的电网联系。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9日援引消息人士说法报道称,美国和欧洲的情报部门如今认为,近几个月在欧洲发生的海底电缆或管道中断事件,很可能只是意外,并非西方官员最初指控的所谓俄罗斯破坏,因为调查并未发现蓄意破坏的证据。
3月31日,美联社发文称,俄罗斯的一些活动表明他们正在打西方国家海底光缆的主意,这将极大威胁到西方的军事活动甚至日常经济活动。不过中国专家认为,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俄罗斯威胁论”。即便是在战争情况下,俄罗斯这样做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和平时期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