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 文/图赵兰哲最爱吃面条。赵兰哲今年已经89岁了,但是精神依然很好。笔者见到她时,她头戴老年帽,身穿朱红色上衣,一双小脚走起路来很利索。她虽然有些耳聋,但精神焕发,说起话来语句清楚、思路清晰,每天生活很有规律。
(视频由不饶艳木·塔西布拉提提供)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木卡达司·买买吐逊报道)“奶奶,好多抖音网友都特别喜欢你,你看,这个网友说……”努尔巴奴木·依不拉因眉眼弯弯,笑得合不拢嘴,俯身倾听着孙女为自己阅读网友的评论,“做事干净利索”“热爱生活”“勤劳慈祥”……这些天,努尔巴奴
在河南豫西农村采风时,见到一处造型别致的土坯房子,一位村民大哥站在边上抽烟,几个人便驻足和大哥聊了起了,大哥说这处房子是他们家的,以前是个老库房,经过好几次改造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提出想进去看看,大哥十分爽快地就答应了,他说老母亲就在屋里,正在给他做午饭呢。
夏邑县车站镇王武庙村方楼的刘氏,出生于1906年2月16日,五世同堂,子孙满堂七八十人。记者从市、县民政部门了解到,近110岁的她是商丘年纪最大的女寿星。这位老寿星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她现在身体状况如何,她有着怎么的长寿秘密?
现代快报讯“老板,来一碗皮肚面,要辣油。”早晨6点多,天还蒙蒙亮,南京这家面馆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在吃热乎乎的皮肚面了。皮肚面是南京的特色美食,藏在南京大香炉巷子里的这家面馆已经做了50多年的皮肚面。每天下午4点打烊,平均一天能卖出三四百碗。面馆的老板叫陈秀英,已经92岁高龄。
小时候家里穷,每每有亲戚来家,吃一碗奶奶做的手擀面就已经是上等的佳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河北农村做饭都是烧柴的大锅,锅的下面是用土砖垒成的土灶,旁边有个风箱,手一拉,风箱的风把灶中的柴火点燃,做饭,炒菜都在这样一个锅里。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愿望,好好学习,快点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到城市里去安家落户,可这个愿望一旦真的实现了,离开了农村,在城市待久了,又想念农村无忧无虑,压力小的日子,更想念小时候吃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