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14日讯(记者 蒋守洋)义乌市2016年第一次百日攻坚“三互三评”(互看、互学、互比,评干劲、评效能、评业绩)活动今天拉开序幕,由市领导、部分市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各界代表组成的考评团实地察看38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义乌市委全会吹响了“勇扛旗帜当标兵”的号角,动员全市上下“补齐短板走前列”。地处义乌北大门的大陈镇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先后形成了农业为基础,服装业为主导,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尤其近年来,“农业+旅游”十分抢眼,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另一大城市后花园。
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公布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确定311个村为全省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村。其中,义乌市有4个村入选。它们分别是赤岸镇莱山村、上溪镇苦竹塘村、苏溪镇新乐村、大陈镇大陈二村。
看着如织的人流,邵勋松底气越来越足。邵勋松是名副其实的种植“大户”,几年前他流转了1000多亩地用于种植水稻和猕猴桃。现在他所在村庄客流量越来越大了,猕猴桃售价也水涨船高,达到20元~25元/斤。此外,他还办起了年糕厂,延伸水稻产业链。邵勋松是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马畈村村民。
楂林,我从小在这里生活。70年代叫楂林公社、80年代初改叫楂林乡,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叫楂林镇,97年以后并入大陈镇叫楂林工作片了。义乌的大陈镇在90年代是全国著名的衬衣之乡,据说当时整个上海所有商场、超市里的衬衫10件有9件出自大陈。
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马路市场,到中国小商品城,再到世界小商品之都,凭借一股“青春”的干劲,几代人用40年时间,让义乌从最初的一个小县城,发展成如今的“世界超市”,成为全球市场中代表“中国制造”的一股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