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防报·中国军号美陆军M109A7自行火炮在位于阿拉斯加州的测试中心接受测试。据外媒报道,美国陆军计划通过快速采办方式,将“多域火炮”项目授予BAE系统公司,要求其在2027财年结束前研制出原型炮,2028年进行演示测试,2030年前实现列装。
据外媒报道,美国陆军计划通过快速采办方式,将“多域火炮”项目授予BAE系统公司,要求其在2027财年结束前研制出原型炮,2028年进行演示测试,2030年前实现列装。根据该项目,美陆军将使用155毫米口径火炮发射精确制导“超高速射弹”,以3马赫至5马赫的高速动能摧毁目标。
测试中的M1299自行火炮。据外媒报道,美国陆军已正式决定取消M1299自行火炮研制计划及后续接装工作,此举标志着历时4年研发的M1299项目正式下马。按照美陆军的说法,M1299项目之所以被放弃,原因在于其炮管在发射少量炮弹后,会出现超出预期的磨损。
美陆军士兵在演习中测试Ghost-X无人机系统。据外媒报道,近段时间,美国陆军除不断强化和实践“多域作战”“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等作战概念外,还针对武器装备采购领域的“接触转型”概念进行针对性测试并达到预期效果,未来这一概念可能在美陆军内部得到推广。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战区将需要不同的武器装备组合,不仅包括火炮系统,而且还包括美国陆军正在开发的用于支援行动的新“六大件”:远程精确火力系统、下一代战车、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网络系统、防空反导系统,以及士兵杀伤力装备。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陆军第3支多域特遣部队将于今年5月前具备全面作战能力。届时,该部队将与已完成组建的第1支多域特遣部队在“印太地区”轮换开展行动。有媒体评论称,此举标志着美陆军“多域作战”概念的实践运用进入新阶段。
来源:枢密院十号 俄乌冲突让美国陆军的短板暴露无遗——早已习惯在空军掩护下作战的美国陆军,长期忽视支援火力建设,结果在俄乌冲突中,美国仅能向乌克兰提供M777牵引式榴弹炮,不但战场机动能力差,而且39倍口径的炮管长度导致其射程严重不足。
近几年来,美陆军为改变在美国军界中的落后地位,先是提出了多域战以及多域作战概念,后又发布《竞争中的美国陆军》《美国陆军多域作战转型:在未来的竞争和冲突中获胜》等白皮书,以指导“大国竞争”背景下的美国陆军转型建设,改变美陆军的不利地位。
环球时报新媒体 据美国“战区”网站1月21日报道,美国陆军正在着手建立第二个M777榴弹炮炮管生产基地,以应对乌克兰“前所未有的需求”。目前,美国只有一家军工厂能够生产这种炮管,该工厂已无法满足每月超过30根新炮管的需求。
2024年12月20日,美国陆军宣布,启动研制全新的“多域火炮“机场防空系统和”超高速弹药“,BAe未经竞标就被选中,一个MDAC营包括8门火炮、4座多功能精确雷达、2个多域战斗管理中心,还要自带不少于144发HPV,折合每门炮自带至少18发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