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和卫生厅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的通知》,其中“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体检范围”引发网友热议。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哲3日告诉记者,该文件主要目的是利用新生入学的机会来集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检测将严格坚持“自愿、保密”原则。
湖南宁乡县的莎莎今年11岁,因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其父母相继去世;之后她是艾滋儿童的消息不胫而走。因为对艾滋的无知和恐慌,家长们将她“赶出”赤塅小学;莎莎转学到县城读书,再次迫于家长压力失学。第二次失学后,赤塅小学校长尹鹏波每周找半天时间给她单独上课。
澎湃新闻9月8日刊发的独家报道《7岁艾滋病毒携带者小瑞:父亲病亡母亲失踪,“做梦都想进校园”》,引起社会关注。9月11日,江西当地区民政局告诉澎湃新闻,小瑞已获妥善安置,读书有专教负责,生活有充分保障。七岁半的小瑞,是江西某村庄的“事实孤儿”,也是一名艾滋病毒(HIV)携带者。
和全国多数地区一样,临沂青少年群体也正在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且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让临沂防艾工作者意外的是,临沂市最小男同性恋感染者被发现时年仅15岁,是一名初中生。“他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毒时,并不像成年人那样,一听到消息就崩溃了,他似乎并不在意。
阳光讯(记者 李源)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为推进榆林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促进社会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西充县艾滋病患童坤坤被村民投票驱离事件,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事件向深处发展,“投票驱离”事件本身的真相逐步浮出水面。艾滋男童爷爷称“驱离”系媒体策划,而对事件进行“曝光”的两位记者表示:“他爷爷想把他送走的愿望非常强烈,多次找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没有如愿。
有个段子,说是有个女孩为了支持艾滋病患者,假扮艾滋病患者去大街上找人拥抱,结果没有人敢和她拥抱,正当她感慨人们的偏见像一座大山时,一个男孩过来说我想抱抱你,女孩感动的不行,男孩又说了一句,我也是艾滋病患者,然后…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对河南此举,从依法行政的角度“较真”,似乎煞风景;但长期以来,正是从上到下的“较真”太少,造成了社会对法律法规的普遍轻慢。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体检范围。尽管无需学生个人买单,甚至也不需增加流程,此举依旧引发争议。
“16名艾滋病考生,15名已被大学录取!其中1人考上二本、1人考上三本。”8月21日,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的校长郭小平在接受北京时间记者采访时,话语中透露着喜悦。郭小平透露,这些孩子上大学后不会公开自己的身份。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