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对于相关传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明确表示,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像有些网络信息所说的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这些都是网络上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
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像有些网络信息所说的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这些都是网络上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
7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介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疫苗对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
来源:【人民健康网】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闫妍)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提问,感染过目前国内流行的BF.7和BA.5.2的变异株之后,再次感染新的变异株的几率有多高?如果多次感染会有怎样的后果?
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10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新冠后遗症常见于重症病例,但也可以发生在轻症病例。一般来说,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4月10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解读问答,其中回复了大众关心的多个问题。一、我国已经经历了一轮全国范围的疫情流行,为什么还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柴嵘1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感染目前国内流行的BF.7和BA.5.2的变异株,再次感染新毒株的几率有多高?再次感染有什么后果?
北京时间24日,《柳叶刀—传染病》发表的一项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根据对185个国家和地区超量死亡数据的估计,在疫苗接种计划的第1年即2020年12月8日至2021年12月8日期间,全球潜在的3140万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中有1980万例得到了有效预防。
本周,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数据,揭示了新冠对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的影响可能大于人们的预期。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的头两年,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6年,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的超额死亡率最高。
应变协调中心指出,疫苗对预防出现重症及死亡个案的作用,在世界各地均已得到证实,例如邻近地区数据显示,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士,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较接种了第2剂或以上剂数疫苗的人士高,两者相差近数十倍,显示疫苗的效力十分明显。
12月7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60场)现场。见习记者刘旖旎摄/视觉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市老年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杜昌廷回答记者提问。见习记者刘旖旎摄/视觉重庆当前,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对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会有帮助吗?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已陆续出现多种变异株,并引发多轮感染。5月19日,《自然》杂志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在未接种疫苗人群中,感染奥密克戎后引发的免疫反应不太可能对其他变异株提供广泛且长期的保护,从而不足以保护其免受其他变异株感染。
在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表示,相比之前的各种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变异程度较大,免疫逃逸能力也较强,对现有各种疫苗以及既往感染所诱导的人体中和抗体都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