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湖南图书馆联合长沙市教育局特向广大青少年提供图书管理员实践岗位。记者了解到招募的图书管理员为11周岁以上的学生,男女不限,能自觉遵守本馆制度,品德良好,纪律性强,服从安排,并持有湖南图书馆借阅证。
近日,《北京日报》报道,放电影、开讲座、打扫卫生,这些是今年暑假大多数社区为中小学生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少学生称活动没有吸引力,参与度很低。面对学校下发的“中小学生假期回社区报到考评表”,家长为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只能去社区“求盖章”。
“我是雨花区东塘街道新建西路的新芙蓉之都小区的业主,我家孩子读小学,按学校要求,小学生需参加社区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社区盖章才可以入学,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昨日,市民刘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333,称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社区盖章才能够入学不合理。
为了提高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2月16日,新华街富华市民服务站举办书香满社区假期青少年阅读比赛。 本报记者申雷摄社区盖章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为了给社区减负,去年我市下发了社区办理事项的准入清单,这被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当做尚方宝剑,贴在显眼的位置。
炎炎暑假已过去一多半,不少中小学生在写完书面作业时也着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近日采访了解到,如今孩子们开展暑假社会实践面临着没时间、没渠道、没兴趣等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实践活动的街道社区也反映,由于好多家长不重视,社会实践成了形式主义。
一位在社区工作的朋友日前告诉笔者,暑假一开始,他所在的社区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好几位前来盖章的大学生,以证明自己“参加”了学校布置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大学生不但没有参加实践活动,就连到社区盖章也是由长辈代劳的。
读了《贵阳日报》3月20日“党报热线”头条报道《别让假期社会实践沦为“盖章作业”》,学校以社区盖章方式来检验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效,本也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部分家长“代劳”玩起了“盖章游戏”: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参加社会实践,总能轻易拿到印章证明,以此来应付学校的实践作业。
摘要:近日,宝塔路街道电力路社区,为前来要求社区出社会实践证明的学生们,“私人定制”了一场老少同乐会——组织他们为一家养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包饺子。” 实践证明,该社区的这一尝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还激发了家长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来源:台海网老师:合理安排时间,真正融入实践台海网2月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昌利君)寒假“余额不足”,春节假期后刚开工两天,社区里就掀起了社会实践“盖章潮”。家长们忙着给孩子找实践机会,而社区实践活动名额紧俏,“秒光”速度堪比热门演唱会抢票。社区“盖章忙”社会实践咋就扎堆了?
□徐盛兵暑假以来,一方面,中小学生拿着“实践护照”到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场面火爆;另一方面,不少网友吐槽,说是有不少家长,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带着孩子,顶着烈日,去一个个景点盖章。难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家长的作业?就是为了盖个章?
每年一到寒暑假,成都不少社区就会迎来“盖章族”。因为不少中小学都会给同学们布置一门“必修课”,就是到各个社区去参与社会实践。特别是到了开学前夕,常常是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和家长拿着社会实践表,请求社区开个“后门”给他们盖上一颗印章。
近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许多社区也迎来了中小学生盖章潮——一些中小学校给学生留的假期社会实践作业需到社区盖章。据《法制日报》报道,去年银川市为给社区减负,明确废止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盖章一项。但为了不影响孩子开学报到,当地一些社区都会先给盖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