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仁 同tóng是shì人rén,类lèi不bù齐qí[1],流liú俗sú众zhòng[2],仁rén者zhě希xī[3]。 果guǒ仁rén者zhě,人rén多duō畏wèi;言yán不bú讳huì[4],色sè不bú媚mèi[5]。
读《弟子规》感悟兼给老师的信——眉山中学2015级(高三)17班学生 苏子航首先容我表达对您的感谢,如果不是因为您相较其他老师所多出的一份热忱,或许我终己一生都不会有机会全文诵读《弟子规》,契机有时就是如此重要,同时这也是我一直致力于寻求的。通读全文,不禁哑然。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解】:同样是人,品行高低、善恶邪正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很多,而真正仁慈博爱的君子却很稀少。 一般凡夫俗子心无大志,每天都为着自己的衣食、饮食男女、自私自利而活着。
【导读】《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译文】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弟子规.李毓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按语:读经活动向来不乏争议声,而《弟子规》更是争论的核心。有人称《弟子规》为国学经典,认为这是在教孩子学规矩,有人称《弟子规》为毒草,认为这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支持者未必全盘接受,反对者未必全然否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进行批判继承,去糟粕存精华?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