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转世出现后,经过一系列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以“金瓶掣签”方式认定活佛转世灵童的制度。在历史上,大活佛转世灵童的认定存在着诸多弊端,转世活佛往往是由“吹忠”作法降神祷问指定,于是贿赂吹忠、假托神言、任意妄指之风盛行,转世灵童多出自王公贵族之家,一些上层贵族或大喇嘛乘机操纵了宗教大权。
乾隆皇帝制定的金瓶掣签制度,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活佛转世制度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汉文和藏文史料记载,在清代,除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外,还相继出现了统管喀尔喀政教事务的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和统管蒙甘青藏区宗教事务的章嘉活佛转世系统。
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发金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灵童,然后报请朝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金瓶掣签制度是乾隆皇帝亲自制定的,这是对藏传佛教活转世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我们知道,西藏自形成活佛转世制度以来,到乾隆年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并且已形成了比较完善和系统的体制,可是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在1792年要进行这一改革呢?
在此制度之前,西藏社会是政教合一的,而其普遍形式是各教派与当地的一个地方封建主直接结合而存在的,如萨迦派是以世俗贵族昆氏家族为主创立起来的,其宗教首领,在该家族中按世袭制度即父子和兄弟相承,也有的教派则是师弟和师徒相承。
在藏传佛教中我们经常听到“班禅”和“达赖”这两个称呼,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到佛教喇嘛的古装剧中,这两个词出现的概率特别的大,但对我们大家来说,这两个词可能只是大概听说,却并不清楚它们背后代表的意义和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今天笔者就和大家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