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无神论,而是尼赫尔主义的警告在尼采的著作《快乐的科学》中,他描述了一个疯子在早晨点亮灯笼,跑到市场中央,不停地喊叫:“我在寻找上帝! 我在寻找上帝!”这个疯子并没有受到宗教信徒的嘲笑,而是被那些无神论者嘲笑。
这是他与整个时代的抗衡,把以往那套文化和观念当作是戕害生命的东西来击碎,破除它们的权威。西方传统那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尼采来看都需要重新评估的,传统的道德被人们尊奉为一种价值标准,但在他眼里已不再是一种标准。
弗里德里希·尼采,这位19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激进,挑战了传统的宗教和道德观念,推动了现代哲学的发展。尼采常被视为“狂人”,因为他的话语充满了极端的自由主义和对传统权威的批判。
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伦拜中学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校园枪击案,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这两名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在他们就读的校园内大开杀戒,总共造成15人死亡与2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第18章 推审上帝 众所周知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曾宣称:上帝已死。这是哲学史上少数几句被印在市面出售的T恤衫和保险杠车贴上的话之一。如果你更喜欢那种一句回嘴噎死人的风格,你也能找到一些产品上面印着:尼采已死——上帝。
诺斯替主义并不是否认上帝的存在,而是认为堕落的人类芸芸众生离上帝过于遥远,人类主动弃绝了上帝,上帝对世界不闻不问,上帝因此再也没有显现,等于自动失效了,神圣价值隐遁,世界因此让位给了魔鬼,魔鬼的律法因此获得了统治权,那就是自然界的自然律法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道德律法,人的拯救不能依靠上帝了,而是依靠人内在的来自于上帝的先验灵知,灵知就是“诺斯替”,是人类获得拯救的内在根据。
自我对这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并去衡量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也许是所有哲学家都试图回答的问题。众所周知的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中,自我通过思考而得以确立,并划分出我与其他世界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