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大学生 小李:问申季阳的时候,他说不要担心,因为还贷款是他出,我们不用担心这些事情。为了让小李相信,申季阳还写了欠条。过了两天,申季阳又要求小李用自己的学生身份,向网络贷款平台申请现金贷款。这次承诺的报酬更加可观,每完成一单可以获得贷款额的10%作为佣金。
日前,广州白云警方发布一批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包括注销校园贷诈骗、兼职刷单诈骗、买卖游戏账号诈骗等案例。其中,白云区一事主遭遇注销校园贷诈骗,被骗30.9 万元。遭遇注销校园贷诈骗,一街坊被骗30.9 万元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一事主报警称被注销校园贷诈骗 30.9 万元。
然而,最近“校园贷”诈骗套路有了新变种,重点目标还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6月6日,省公安厅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就此发布警示:不仅是在校学子,毕业成为了“社会人”也不能放松对“校园贷”的警惕,要时刻注意防范各类不良“校园贷”陷阱。
专题近日,一则“中消协发布校园贷警示”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校园贷”相关诈骗在今年上半年又出现高发情况。一些校园贷披上“创业贷”“求职贷”“分期购物”等新马甲,重出江湖坑害在校生。不少在校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中招”,被骗金额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影响非常恶劣。
有研究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监测到有关网贷诈骗负面舆情信息共计28.8万余条,其中涉及“注销校园贷”的骗局接近9.3万条,占32.14%。10月26日,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广大青年学生“擦亮”双眼,警惕各类不良“校园贷”陷阱。“注销校园贷”新骗局。10月8日,江苏扬州的小陈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贷款公司的客服电话,对方称小陈在大学期间借的一笔9000元“校园贷”未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园贷款,如果小陈再不还,将影响到个人征信。
“请问是某某吗?我们是中国银监会的,您在大学时期申请了校园贷,跟您核实一下。”9月9日,市民赵先生接到一个陌生长途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银监会的工作人员,声称赵先生大学时期申请过校园贷,现在可以帮助其注销校园贷账户,赵先生刚开始并未相信,但对方声称如不注销校园贷账户则会影响其个人征信,影响日后贷款买房买车,于是赵先生就同意了。
近日,广东高院发布一批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案例为以在校学生为对象实施的“套路贷款”。在张某等11人“校园贷”诈骗、寻衅滋事案中,张某曾经是多个借贷平台的高校业务员,掌握了一批家庭条件优越、有超前消费习惯等特点的在校大学生信息。
郑德幸发给父亲的最后一条短信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就这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以28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悲痛之余,他的家人和同学们还得接着想办法处理债务。
毕业了,债还在?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调查采访发现,有受访者反映,自己曾在大学期间借了网贷,滚雪球般的“以贷养贷”让他越借越多,直到毕业工作才一次结清。 虽然相关监管部门先后在2017年和2021年出台相关通知,清除不良“校园贷”,禁止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