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华龙证券研报指出,华为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再进一步。2024年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并与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拓斯达、中坚科技、兆威机电等16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每经AI快讯,12月5日,重庆市出台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利用市、区县(含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等开发区,以下简称区县)两级智能化改造政策渠道,对在智能化改造中规模化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予以支持。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成果,正在全球掀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热潮。12月26日,绍兴市上虞区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
每经AI快讯,12月5日,重庆市出台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机制和AI及机器人工作组,统筹推进全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措施,定期统筹调度产业发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12月23日电 (记者 刘贤)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出台政策措施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已面向全国征集相关“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示意图。
【来源:大洋网】2月7日,广州市花都区在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由花都区、广州工控集团共同牵头,联合新松机器人、越疆机器人等行业重点企业和机构,正式成立了“广州市智能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
12月23日,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等多个市级部门联合举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对日前我市印发的《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行解读。
中新网广州2月7日电 (记者 蔡敏婕)在当今人工智能高科技浪潮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智能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广州7日启动智能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将通过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拓海内外市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电影《澳门风云》中的机器人“傻强”,曾给不少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个机器人管家做饭、斟茶、按摩样样精通,危急时刻还能喷火、变形,进行全息立体投影等。可以说,“傻强”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体现。
各行各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制造业、医疗保健、零售和物流等领域。8月22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如果无法获得大公司的战略投资,初创公司的生存将面临困难。未来能持续发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可能不到10家。从去年以来,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继大模型之后人工智能行业内讨论热度较高的议题,在投资圈也是趋之若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广州报道2024年12月1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渣打银行联合主办,由广东省网商协会、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支持的“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暨21世纪科技年会”在广州召开。
3月31日,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大会进入第二天,一系列围绕具身智能的专题论坛热烈展开,“徐汇元素”不断涌现。在“人形机器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一专题论坛上,业界专家及学者们深度探讨了三大核心议题: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难点在哪里?人形机器人本体和通用人工智能如何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