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被评为“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因其特殊的建筑形式,该墓被称为“九层妖楼”。其中出土的大量精美遗物,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墓葬制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近日,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王传超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团队联合在iScience上发表题为“Cultural and demic co-diffusion of Tubo Empire on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解开了“谜团”。
在近期西藏自治区考古成果公众分享会上公布的考古成果中,温江多遗址的考古发掘也有了新发现。2021年7月,联合考古队对拉萨河畔的温江多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吐蕃时期具有唐代风格的龟趺、无字碑、带釉砖瓦等建筑材料,发掘了佛塔基址等重要建筑遗迹,这些遗迹距今约1300年。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徜徉在山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些散布在雪山圣湖之间的西藏第一座宫殿、第一块农田、藏戏第一村,以及那些刻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名字的石碑都在时刻提醒你:这里是藏文化的发源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是你尚未发现的人间宝藏。
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西藏考古发现汇报会,通报了4项西藏重大考古发现的研究成果。四项西藏重要考古发现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史前聚落遗址、建筑和墓地的综合性遗址以及一处吐蕃时期的墓地,时间跨度长达上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