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旋律如春风拂面,每当它悠悠响起,袁隆平院士那朴实而温暖的笑容、扎根稻田的坚毅身影,便如同电影般在我们的记忆中清晰浮现。终于,在 1973 年,他们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 —— 南优 2 号。
科学精神永传承“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光荣的名字,周四时我还曾用红笔在这几个字上做标注,谁又曾想三天后这抹艳丽的红却将成为灰色呢?出生于1930年,后也将加上一个卒于2021年,在这个温暖的夏季,在那繁盛的长沙,稻子就将成熟,但他却再也无法驻足在百里飘香的稻田中观看。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他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他,就是袁隆平。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动人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
袁老这一辈子就做了杂交水稻这件事,他说“人一生只需要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到极限,那就是成功。”从1961年首次发现“天然杂交稻”,到1964年找到首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再到1970年在海南找到“野败”,袁隆平的科研之路充满了艰辛。
新华社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