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郁馨怡 通讯员 严曹琼 张绮萍 王奕汀可540度旋转的手术刀、超清晰裸眼3D、15倍放大效果、更加精准的操作……12月26日,在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手术室内,一个白色的“大家伙”正在用灵活的机械“手臂”为患者实施手术,而主刀医生则在手术操控台前,轻轻转
线上,医疗大模型对患者进行诊前引导;线下,机器人走上手术台,辅助医生精准且高效地完成操作。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整个医疗行业的格局。今天(12月28日)21:05,国内首档人工智能应用科学竞演节目《未来中国》AI季第二期将在东方卫视播出。
9月23日上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成功开展首台机器人辅助手术(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成为龙岗区首家引进手术机器人并顺利完成相关手术的区属公立医院。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龙岗区在微创手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赋能龙岗区医疗卫生系统手术技能迈进微创、精准外科的新时代。
【来源:温度新闻】前不久,乐清一名24岁姑娘因不慎摔倒导致手腕舟状骨骨折,来到乐清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考虑到传统手术时间长、医源性损伤脆弱的血供、恢复周期长等局限,医生最终决定采用二代骨科机器人开展微创手术。机器人辅助骨外科医生开展手术,将骨科手术带入了一个精准化、智能化的时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7日讯医生在这边操作,手术机器人挥动手臂在那边完成套圈、叠纸飞机等精细操作。4月7日在汉开幕的第六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武汉儿童医院展示的手术机器人及一系列医疗“黑科技”引发关注。
“要努力用知识服务社会,做有家国情怀的大医生。”前不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冯世庆教授荣获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他时常这样教导团队研究生。在医学屡获突破的进步之路上,脊髓损伤似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长期以来无法治愈。
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22日电 晋城大医院自2023年开展第一台机器人手术后,至今已在多个科室常规开展,那么机器人手术真的是机器人做吗?一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加的情况长达一年之久,时不时的双腿也会感觉到乏力,去医院检查后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
鑫君特手术机器人。 深圳特区报记者 苗威 摄深圳新闻网2024年2月2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你见过这样另类的“医生”吗?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构成它的“大脑”,无创导航定位系统构成“双眼”,智动置针与压力监测破壁保护系统构成“双手”。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7日电 (吴平华 秦勤)今年81岁的张大爷(化名)因长期便秘、腹痛等症状于近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直肠癌。对于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和家属都很纠结,“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不能承受手术治疗哦。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你见过这样另类的“医生”吗?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构成它的“大脑”,无创导航定位系统构成“双眼”,智动置针与压力监测破壁保护系统构成“双手”。“同伴”只需要向它发送对应的指令,它便能够精准地按照规划,稳定地按照置针路径,快速、高效地完成部分手术。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副中心企业自研机器人技术正闪耀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巨型无人机、无人船已可上天下海。具身智能机器人“天工1.2MAX”不仅展现了具身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制造的能力,“天工”通用机器人母平台还在推动产业研究和应用加速落地。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 (陈静 王根华)随着医疗科技不断发展,专家借助机器人手术以超精准、微创和快速康复的优势造福患者,为他们重启生命的希望。记者28日获悉,来自福建的55岁王女士(化名)直肠里的肿瘤肆意疯长,蔓延至子宫、双侧附件以及左侧输尿管,若任其继续生长,生命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