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晚报】医生为低温烫伤患者做“清创缝合术”。天越冷,取暖设备的存在感就越强,但一些“取暖神器”却隐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近日,家住鄞州的王女士就因使用暖宝宝不当,导致低温烫伤,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近日,医院接诊不少例被烫伤、烧伤的病例。可曾想,这些病例的“罪魁祸首”居然是热水袋、暖宝宝、小太阳!随着天气转冷,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需求直线上升。可是不少人起床后,发现腿上莫名出现了红斑或水泡。不碰都疼得厉害,还隐隐地发胀!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 周宪寒冷的冬天,暖宝宝、热水袋等各种取暖神器受到市民朋友的青睐,然而,一旦使用不当,这些取暖设备可能会成为“皮肤杀手”。1月2日,武汉市民刘女士因为贴暖宝宝时间过长,意外被烫伤到医院求诊。
极目新闻记者 伊蔚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 刘望绘图 刘阳随着寒潮来袭,武汉气温骤降,许多市民拿出了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等取暖用品来御寒。武汉一女子贴着暖宝宝睡觉,没想到腿上被烫出水泡。12月20日,武汉多位专家提醒,取暖装备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皮肤杀手”。
取暖用品温度虽然不高,但连续接触皮肤时间过长,易发生低温烫伤。近日,黑龙江哈尔滨一女子在网上购买了一双发热鞋垫,刚穿上就感觉到热意,但随后她觉得不对劲,“热得不正常”。女子脱下鞋子后,就看到一股黑烟冒出,仔细一看袜子已被烧焦,脚底也被烫得起泡。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燕赵晚报首席记者 南开宇寒冬时节,暖贴、热水袋、电热毯纷纷登场,成为怕冷市民取暖的“神器”。有人靠它们温暖了整个冬天,但有时这些“温暖”使用方法不当则会变成伤害。近日,石家庄市民杨女士就因睡觉前用上暖贴,而肚皮被烫起了水泡,里面甚至流出浓液。
通讯员 孙峰松 徐栋近日,气温骤降,叶女士便每天都贴上“暖宝宝”来御寒,一贴就是一整天。开始还好,可过了几天肚子皮肤变红,还有刺痛感,叶女士以为是“胶布过敏”,便随手抹了点药膏就去上班了,可没一会儿就觉得皮肤烧灼一样的疼痛,她赶紧去洗手间看了一下,发现肚子上发红的位置已经起皮了。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进入采暖季后,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各种暖宝宝、电热毯、发热器等一系列“取暖神器”出现了。这当中有拿在手里的,有贴在身上的,还有放在身旁发热的,但是使用时的不当操作,造成低温烫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最近广东速冻降温很多人掏出了过冬必备的“取暖神器”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但“神器”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凶器”近日,江苏盐城的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结果一觉醒来把暖宝宝揭开时皮肤都被一起撕下来了……在采访中,周女士表示,自己就是睡觉之前把暖宝宝贴上的,感觉不热,就直接睡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冬季天气寒冷,不少市民喜欢使用“小太阳”“暖宝宝”等取暖,却不知这些“取暖神器”很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近日,昌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例用“小太阳”取暖烫伤的病例。76岁的吴先生长期卧床,家人为他购买了一台小太阳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