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涂梦蝶2月10日上午7时55分,晨光熹微,寒气逼人。来自山东青岛的军事发烧友王清强来到武汉七一九研究所吊唁黄旭华院士,他关注黄老的事迹已有多年,每年都会在博物馆参观黄老设计的第一代核潜艇,“一定要送黄老最后一程。”他说。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刘毅摄影记者 刘博“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这是黄旭华当选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2月7日,在武汉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几位黄旭华的老同事追忆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在新中国的科技征程中,无数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黄旭华,便是其中的典型。1958年,他带着使命踏入神秘领域,一场用算盘撬动核潜艇梦想的传奇,就此拉开帷幕。一、1958年北京西郊:消失的邮递员与算盘上的核潜艇1958年深秋,北京邮局收到一封奇怪的信件:"查无此人,退回原处"。
2025 年 2 月 6 日 20 时 30 分,一个沉痛的消息传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湖北武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99 岁。
2月10日,晴冷,武汉上空的白云凝成一朵朵海浪。这座英雄的城市,万人集结,送别一位赫赫而无名的英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
期待春风的日子里,一个伟大的灵魂安息了。得知黄旭华院士仙逝,震惊和哀痛之中,赶紧拨打了黄老秘书的电话,了解到黄老辞世时非常安详,方稍感宽慰。记得在共和国70周年庆典前夕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黄旭华作为代表发言。
据中国船舶719所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从天之涯,从地之角,他们从全国各地赶到武汉来送您。2月10日10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天元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