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哀嚎:这不是竞争,是文明转移!中国制造2025计划成了,欧美如同吃到死老鼠。美国参议院近期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工业未来》的专题报告显示,在中国设定的10个重点产业目标中,已有9个基本实现。
最近《经济学人》发现了这个大秘密,他们又来翻炒“中国制造2025”这个话题,想干什么呢?但凡对《经济学人》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它以非常有价值的深度报道而著称,最近几年也以反华而闻名,经常炒作一些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议题。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美国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经济上美国对数千种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在科技上不允许西方先进企业向中国出口产品。
最近,bbc发布了一期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专题报道,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难以置信”。这次,他们不仅肯定了中国在无人机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还指出华为的芯片突破以及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证明了中国正在紧追不舍。
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中,产业政策如何发挥指引作用?有种论调提出,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应当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对此,更多理性的学者指出“一味反对产业政策是不负责”,经济升级和转型发展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
当德国人启动“工业4.0”战略,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时,同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大潮中,“中国制造”这一名词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
新经济新常态下,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制造业如何突围上扬、提质升级?——对这一问题,于2016年11月13日在北京隆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暨十佳品质评选颁奖盛典,给出了答案:由制造到智造,再到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