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4年12月2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上空现“鸟浪”壮观景象。 据了解,“鸟浪”,是单一或者多种鸟类组成的优势互补,各司其责,为了生存共进退的鸟类团体,形成的原因,是鸟儿为降低被捕食的风险,或提高觅食效率,聚在一起飞行。
丹顶鹤,别名仙鹤,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的栖息环境是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因而有“湿地之神”之称,是湿地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生物之一。在一片湿地中,有鹤生存,就证明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较为健康。
东方白鹳有“鸟中国宝”“鸟中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东方白鹳不仅数量珍稀,外形还十分优雅,被人们称为“长腿绅士”。东营黄河入海口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东方白鹳的栖息地,东营市将其定为市鸟。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日讯 11月1日,东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增进民生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介绍了黄河入海口湾区美丽海湾的创建工作。据悉,黄河入海口湾区已成为山东省首批5个美丽海湾建设优秀案例之一,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在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冬天有一场盛大的自然交响乐。东方白鹳、丹顶鹤、灰鹤、天鹅、野鸭……共同奏响一曲动人的冬日乐章。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由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6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经九曲十八弯一路奔腾向东,最终于山东东营汇入渤海。黄河(入海口段)长138公里,河道宽阔、水流放缓,大量泥沙在此处淤积,诞生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造就了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最壮美的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了河海交融、黄蓝交汇的壮美风光。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近期出现了壮观的“鸟浪”现象,大批候鸟聚集飞行,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候鸟们为了提高觅食效率,大量聚集在一起飞行,从而形成了“鸟浪”。这一景象如同传说中的鲲鹏展翅,鸟群如巨鲸一般划破天际,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