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12日,中央红军成功渡过金沙江以后,到达四川会理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并决定了强渡大渡河,前往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作战计划,与此同时国军也下令烧毁安顺场范围内的所有渡船,以阻止红军渡河,但安顺场守敌营长为了私事还偷偷留下一条小船,正是这一叶扁舟成为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关键。
1923年,王天骏随舅父到南洋谋生,在新加坡结识同乡、共产党员王绰余,王绰余介绍他进入华侨工人夜校学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下,王天骏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下定决心做一个努力追求真理与光明,为振兴国家、拯救人民大众而奋斗不息的革命者。
陈赓大将素来以机智幽默、能打硬战在军中著称,作为黄埔军校首期学生的他具备很强的军事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乃至他在不同的革命时代屡建奇功,取得一场场关键性胜利。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优秀将领,却在58岁那一年就早早离世了,这是怎么回事?
比如,与王震同为开国上将的张爱萍,在十年大案后得到了王震的帮助,改善了她的境遇。1991年,王震83岁高龄时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他曾经的老部下写来的,问他是否还记得1945年在地主家借了1000担救命粮的事情。
文\海南日报记者袁宇“潘江汉是琼崖纵队一名智勇双全的猛将。他从1938年投身抗日战争,后来又经历了解放战争,12年的戎马生涯,足迹几乎遍及海南岛,立下了卓著的战功。1949年底,他以弱胜强,打垮了国民党美械师,歼敌近1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