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人异地就医时,应遵循“先备案,再持卡/码就医”的流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报销政策是什么?答: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执行“就医地的医保目录,参保地的报销政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能够报销什么,由就医地医保目录决定;报销多少钱等,由参保地政策决定。全国各地的医保目录、报销政策不同。
咨询:我是烟台职工,已办理了济南的异地长期居住一年了,现在想终止备案回烟台看病,怎么操作?答复:办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的,未在备案地发生医疗费用,可随时变更或取消备案;在备案地发生医疗费用,备案满6个月的,可以取消或变更,备案不满6个月的,不允许取消或变更。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尹星云)4月1日,北京市正式启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下午,来自天津的工伤职工陆女士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住院治疗,成为来北京市首个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工伤职工。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随着医保制度改革推向纵深,一项项举措回应百姓关切,让群众看病越来越省心。上午8时,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居民郭桂英开始例行“锻炼”——把家里打扫得清清爽爽。77岁的她常做家务,完全看不出患肿瘤已近10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日电(郭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今天下午,来自天津的工伤职工陆女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持社保卡办理了住院手续,成为北京市首位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受惠者。
2023年,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突破50万家,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到1.3亿人次。视觉中国 | 图曾听说过过去用异地医保的麻烦:需要专门的人工窗口绑定账户,取号、缴费都难逃排队,甚至还无法直接结算,需要拿着票据回到当地报销。当我第一次走进北京的医院,这些麻烦并没有遇到。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春节临近,返乡人员及异地游客有就医需求,跨省就医备案一定要提前办理妥当。多地医保部门近期发布提醒,线上做好“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发生的医药费用中,医保部分可以直接结算,不用垫付和带发票回参保地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