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奋发有为的 浙江大学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复杂且凶险的疾病,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发病率上升的态势,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国家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癌症的筛查和诊断逐渐受到重视,随之而来的是病理科等科室医生日益饱和的工作量和骤升的诊断压力。
中新网杭州12月8日电(张煜欢)“扫扫二维码,提前看医生”,一进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候诊区,患者吴先生就听到广播里的温馨提醒,他扫码进入小程序后,通过模拟临床医生诊疗思维来提问和引导,在多轮一问一答的语音对话中,很快就完成了预诊的病情录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12月18日电(记者黄筱)浙江大学日前发布了视觉与语言模型融合的人机交互AI病理万能助手——OmniPT,该模型已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围绕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等高发病率癌种开展临床应用。
【来源:杭州网】近日,由浙江医院牵头开发的“重症专科大模型1.0”发布,并作为“AI助手”在浙江医院ICU上岗。同时,为了给“AI助手”进一步“投喂”相关资料、数据,浙江省重症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症医疗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省重症医学大数据联盟”)应运而生。
每经编辑:徐肖逍近日,浙大邵逸夫医院AI医生助理上线,患者完成预诊病情录入后,可以在5秒内生成规范化的电子病历,方便医生了解病史,引发关注。此前,平安好医生、讯飞晓医等线上平台也上线了“AI医生”功能。随着大模型在医疗等细分领域加速落地,产业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昨天(30日)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达2.3亿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推动数字肿瘤学发展。一项由24名拥有第一手计算病理学/病理AI(CPath/AI)经验的专家参与的共识报告称,AI将提高诊断准确性,病理技术人员的日常任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到2030年,AI将在病理实验室中得到常规且有效的使用。
萧箫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搞深度学习的人,应该感谢“祖师爷”Geoffrey Hinton在2012年的尝试。那一年9月30日,Hinton团队上传了AlexNet在ImageNet视觉识别挑战赛的成绩:15.3%的错误率,比第二名低了1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文芳11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全国率先推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医生助理,为公立三甲医院在提升智慧医疗水平、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改善患者服务体验方面再次作出先行探索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坦言,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
未来,依托大浙微医,双方将整合强大的数智能力和丰富的医疗资源,以数字化医疗改革为契机,共同围绕专病专科管理、健康社区运营、互联网医院运营、政府公共平台建设以及数字健共体落地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将数字创新贯穿应用到医疗和健康维护全过程,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要闻我国将增开老年人旅游列车 2月11日,商务部、文旅部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面向社会征集并受理银发旅游列车开行需求,将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绿色化、舒适化改造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