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一直在持续发展壮大。而在江门诸多区县中,新会区无疑是最闪亮的明星,这里正在逐步崛起,未来很有希望成为江门最富裕的城市。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是本地人的一种自豪和期盼。经济实力日渐强劲从经济数据来看,新会区的发展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新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其归属问题一直是当地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江门对新会的管辖,一个有趣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许多新会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江门人。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的战略格局,新会区勇挑重担拼经济、立足制造业当家,成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全区生产总值达1011.2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2%,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记者10日获悉,根据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新会区地区生产总值1063.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6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82.17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512.
新会,江门的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标杆。今年5月,新会区发布“百千万工程”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擂响奋战“百千万工程”的战鼓,以“十大行动”“十大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南方+记者从江门市新会区统计局获悉:2023年,新会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011.25亿元,增长7.2%,位列全市第一。这意味着,新会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江门首个千亿强区。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71亿元,增长8.1%,位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442.
去年迈入千亿GDP强区的江门新会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潮汹涌澎湃。田间地头,一张智慧网“管住”陈皮产业;生产车间里,“传感器”代替人眼“盯”住生产流程;会发电的模块化建筑、全球最大的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众多新会“新”制造走向全球。
新年新气象,新会招商引资迎来“开门红”!1月15日,总投资10.03亿元的创富高端新型材料研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创富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新会江睦新能源双碳产业园,这是2025年新会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首个签约项目。
广东省宝安县深圳镇1931年(民国二十年),深圳镇设立。1949年10月19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进入深圳镇,成立深圳镇人民政府。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市政府驻深圳镇。1979年8月,深圳镇建制撤销,“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来。
2023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为4022.25亿元,同比增长5.5%,正式突破400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新会区成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江门市新招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江门市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2023年年初定下的“四个千亿”目标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