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王明刚、刘雨辰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院林厚文、顾智淳团队,在外科学领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发表论文“A new simplified risk assessment model enhances postoperative prophylaxi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hinese adult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该项研究创建了简化版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提升了我国腹股沟疝术后VTE预防抗凝率。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常用的反应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指标,在骨科手术中,可用于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评估,同时也可以指导抗凝、判断骨创伤患者病情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赵纪春教授表示,新冠患者需要先进行VTE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对于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无或者低出血风险人群,需要进行抗凝药物预防,对于已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尤其早期小腿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抗凝治疗,以阻止深静脉血栓发展成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具备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的特征。据估计,全球孕产妇VTE的发病率约为1.4 ‰(1.0-1.8‰),现已成为中国孕产妇第四大死亡原因,且其构成比呈上升趋势。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为提升全院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与护理的认识和专业能力,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护理部于近日在行政五层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培训。各病区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共计约6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王丙强近日,由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全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控工作组、中国呼吸专科联合体、协同医疗健康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 VTE 防治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第十批VTE防治项目认证评审结果,并为参与单位授牌。
从业近30年,产科医生顾蔚蓉注意到近年来临床上的一个现象:伴随低生育率的出现,临床上高龄产妇(备注:年龄35岁以上)比例在明显增加,合并症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也是国内诸多大型产科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我们的接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静脉血栓栓塞症由于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故容易漏诊、误诊,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3月22日下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传来喜讯,该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项目正式启动,将使VTE诊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真正实现让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