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老年人最怕的一种身体状态,莫过于血液粘稠。医学上称其为“高粘滞血症”或“血液粘度升高”。除了高脂血,高血糖、高尿酸、血液病、慢性炎症、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药物因素,都会导致血液粘稠。特别是到了夏天,出汗多、喝水少,身体脱水发生血液粘稠的概率更高。
血液是人体通道内的“千军万马”,在血管内流动不息,给机体组织提供营养,运走代谢产物。血液粘稠会造成血流缓慢,轻则会导致机体的供养等下降,废物也不能及时运走排出;重则形成血栓,引起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很多人直到血栓了,才知道自己血液黏稠。其实,血液粘稠往往是血栓的第一步!
生活中,很多人会认为“血稠”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部分私营体检机构也会将“血稠”作为重要的检查指标,声称通过这一数据,能够提前预警心脑血管病变,有效预防心梗和脑梗。但事实上,血稠”与血栓形成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在医学上的参考价值也并不高。
然而,当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这种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血液黏稠度是指血液中各种成分之间的黏稠程度,当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