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从孔子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王国维疾呼“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再到蔡元培号召实行包括美感教育在内的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美育深深植根于中华教育传统之中。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培养个体审美修养和才能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当美育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学科教学时,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现美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元素。
焦作市解放区积极在中小学校开展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打造了武术、舞蹈、合唱、美术等社团。李良贵 马强□本报记者 冯军福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公示,拟同意新设郑州美术学院。郑州美术学院的设立将填补我省独立本科美术院校空白,这也引发人们对学校美育的广泛讨论。什么是美育?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郤江波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12月21日电(林波)大理石、珊瑚、贝壳等不同形态的碳酸钙展示了自然界的形态之美;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展现出了斑斓色彩,不仅赏心悦目,更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在姜春杰的课堂上,多元科学实验展现了不同的“美”。
【美育探析】作者:俞锋(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编者按在教育体系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美育有利于提升全民的审美品质与素养,促进社会文化良性发展。那么该如何开展美育?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的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准备了三份建议。她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其中“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美育体系,发挥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和“关于进一步支持武汉建设中国长江博物馆”相辅相成。
学科美育并非“学科”与“美育”的机械相加,或者简单用美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包装起来,以增加吸引力,而是将潜在于学科内部的审美要素显现出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美育浸润学生、浸润教师、浸润学校。
书中全以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女儿学习的视角切入,为了贴合孩子的特点,作者往往放低姿态,譬如教女儿观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作者给出的方法是贴纸,感受画面的“音乐”:王希孟的长卷《千里江山图》,接近十二米长,我教我女儿,就把这个画卷复制品展开,给她一些蝴蝶图案的贴纸让她诵读《夜雨寄北》这首诗,每念一个字就贴一只蝴蝶,根据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若隐若现的路径,在画面上,像拼贴画一样,起起落落,高高低低地排列拼贴,宛如五线谱,非常有音乐感,有意让她无意识地感知中国长卷婉转的形式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