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非洲小伙撒妮在中国浙江上大学,后入赘到宁夏,娶了比自己大10几岁的美女,两人一起拍短视频,收获了100多万粉丝。成为网红之后,撒妮和老婆在宁夏包了几十亩地,还养了上百只鸡和羊,每天直播带货,赚上万元。
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文/张文静 郭刚 张睿)“如果有选择,你最想去哪里过年,是城市还是农村?”“去中国农村!”面对记者提问,兰州大学埃塞俄比亚籍留学生王山木斩钉截铁地回答。来到中国学习和深造近十年,他曾去过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而鲜有机会造访中国农村。
过去一周,来自印度洋上的非洲岛国科摩罗的留学生齐琪格最关注的新闻莫过于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她在天津大学攻读研究生,尤其关注此次峰会在促进中非教育领域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很高兴看到峰会在人文交流伙伴行动方面的成果。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夏玉米主产区。10月份的广袤田野,有绵延千里的金色画卷。伊斯美和布来斯是两名来自非洲加纳的留学生,目前在山东潍坊职业学院就读机电一体化专业。国庆假期正值中国各地的秋收时节,二人决定去体验一把盛大的“中国式丰收”。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近日,来自加纳共和国的两名非洲留学生,来到寒亭区潍坊同峰家庭农场,与驾驶联合收割机的农机手一起收获玉米,体验秋收。在农场,他们了解到,农户们收完玉米后,随即要翻地准备播种冬小麦,这种秋收、秋管、秋种同步展开的场景让两名留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丰收的忙碌与喜悦。
在我国,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五亿农民常住的家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技术涌入。不仅为乡村自身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2月5日电 (钱晨菲 刘子琳)“中国的春节很有仪式感。”2月5日是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来自非洲马拉维的留学生杜常歌(Leo)迫不及待地与记者分享近况,“我还在‘回味’,太精彩了!”过春节,要从年夜饭说起。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题:马拉维留学生库瓦莉:在中国田间地头寻找非洲粮食增产的奥秘新华社记者魏梦佳、丁静8月,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试验田里,玉米已经抽穗,长势喜人。来自马拉维的35岁留学生弗朗西娜·莱拉托·库瓦莉正和同学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玉米种植技术。她刚从马拉维返回学校。
日前,第二届“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坦桑尼亚籍留学生TEWELE AYUBU DAMIANI(中文名:王晓乐)荣获金奖。受访者供图王晓乐不仅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还打得了太极,耍得了刀枪棍棒,舞得了龙狮。
中新网台州5月28日电(傅飞扬 王敬)“玉环这座城市很美,如果有机会真想在这里生活。”“玉环的企业氛围很好,大家都很努力工作。”“非洲和玉环的气候不同,希望玉环企业能够为我们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在浙江台州玉环市,非洲留学生们畅谈对当地的初印象。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非洲寻找机遇,也有很多非洲青年来中国追逐梦想。此前,中国空间站第一次举办国际画展,有10幅承载着非洲青少年梦想的画作展出,引发强烈反响。不少非洲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中国高校的帮助下学习航天专业,向着他们心中的星辰大海不断迈进。
原标题:携手同行中非情 非洲留学生来华实现太空梦央视网消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非洲寻找机遇,也有很多非洲青年来中国追逐梦想。此前,中国空间站第一次举办国际画展,有10幅承载着非洲青少年梦想的画作展出,引发强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我国农技人员到非洲当地去,还有不少非洲相关人员到中国学习。来看他们的故事。海勒来自非洲的厄立特里亚,已经在中国留学快一年了。在导师的带领下,海勒来到无锡的罗非鱼保种基地,学习种鱼亲本选育、繁育,以及运输等知识。
早上六点,“小叶子”志愿者们早早来到了新闻中心,准备上岗。“之前看到学长们穿着红西装来进博会做志愿者很羡慕,这次终于如愿了。”在镜子前,来自东华大学的索马里留学生木罕漠正在整理自己的着装,这也是他第一次穿上红西装。
来源:新华社 河北省曲周县槐桥镇西漳头村,种植大户任京河正在和非洲留学生们交流玉米施肥注意事项。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以曲周实验站为基地,开展“中非科技小院”项目,为非洲留学生提供农业实践学习和技术交流平台,帮助非洲国家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
1993年,萨尼出生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的首都拉各斯。作为一个多子女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萨尼自小就受到父亲"重视学习 改变命运"的教导。他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考入了当地一所不错的大学。就在校园里,萨尼第一次接触到神秘东方的中文课程,对这门源远流长的语言产生了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