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桃园三结义”主要内容: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段誓词语出《三国演义》,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
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肝胆相照两昆仑,此生共赴黄泉间。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在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中缓缓拉开帷幕。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开的桃花林中,端放着一黑漆案桌,桌上摆满了乌牛白马等祭礼,案前有三人正庄重地焚香跪拜。
很多人都知道“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可惜的是《三国演义》被称之为小说,所谓的历史学家动不动就给你来一个“那不是真的”。实际上,仔细研读《三国志》以后,还是可以从很多的文字记载里面找到“桃园三结义”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