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武汉疾控健康宣传”微信号发布提醒,流脑进入高发期,疫苗接种很重要。武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专家介绍,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一种多发生在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每年2至5月为发病高峰期。目前,正是流脑的高发季节,为了做好预防,掌握流脑这些知识很重要!
冬春季节,“流脑”高发,因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对低龄婴幼儿危害较大。怎样预防流脑?日前,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免疫规划专家为家长详细解读。◎什么是流脑?流脑也就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所造成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南都讯 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具有冬春季多发,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随着近日关于流脑的话题冲上热搜,广大市民对流脑的关注程度持续提升。流脑具体的发病症状有哪些?市民在生活中应当如何预防?
近日,关于流脑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并引发市民热议。什么是流脑?有哪些表现症状呢?日常该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贵阳市妇幼保健医院专家,专家提示:流脑可防可控,尽早接种疫苗是关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脑膜炎进入高发季流脑感染后发病进展非常迅速临近开学“神兽归笼”托幼机构、学校属于人群密集区域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市民要加强防范国家疾控局发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全国分别报告流脑21例和17例。
什么是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或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全球范围内流脑病死率超过10%,致残率高,疾病负担严重。流行特征如何?传染源包括健康带菌者和流脑患者。
近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这一疾病引起大众关注。那么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流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发病如此迅速?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今天就跟着重庆松山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什么是流脑?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天津新闻9月30日电(刘峰奇)29日,在世界脑膜炎日来临之际,天津市预防医学会举办科普宣传活动,深化公众对流脑的认识,增强疫苗接种意识,共同构建脑膜炎防线。图为天津市流脑疾病防控及科普宣传活动现场。
疾控专家建议,接种疫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场所泉州网2月23日讯(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陈大贤 陈文同)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春季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很重要。春季是流行性脑膜炎的高发时期。
来源:【厦门日报】不久前,西宁市有2名学生因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该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据了解,目前我市未发现相关病例。那么,什么是流脑?要如何预防?厦门市疾控中心昨日表示,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脑传播最有效的措施。
今天是世界脑膜炎日。因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流脑是公众健康潜在的巨大威胁,天津市疾控中心专家呼吁市民重视包括流脑在内的脑膜炎预防。虽然目前天津市免疫规划流脑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但为确保这一高接种率得以维持,进而有效构建免疫屏障,适龄儿童需及时、全程接种流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