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近日正式上线。购药者注册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后,可进入“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进行扫码或输入追溯码查询。如被查询产品涉嫌多次销售,群众可依据此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条款要求,向销售此药品的定点医药机构索赔。
如果你近期到医院买药可能会注意到,药师在发药前会用扫码枪快速地扫过药品包装上的条码。随着“滴”的一声,药品的追溯码信息同步上传至医保系统,实现了患者处方信息与药品信息的精准匹配,同时也方便监管部门筛查药品异常使用情况,防止出现药品串换、药品倒卖等。药品也有“身份证”了!
原标题:药品追溯码,守护群众健康(政策解读·问答)近日,国家医保局通过药品追溯码核查有关问题引发关注。药品追溯码是什么、怎么用?药品追溯码对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有哪些作用?记者采访了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有关负责人。精准打击药品“回流”、“串换”销售等违法行为问:药品追溯码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从今天开始,消费者可以从手机的应用商城下载App“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用这个App的“扫扫药品”扫描药盒的追溯码,就能看到药品的相关信息,如果扫码之后查询到多次追溯信息并显示多次销售记录,意味着药品可能是回流药、假药,
药品追溯码,相当于药品的身份证,是药品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医保药品追溯码,作为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医药领域。通过对药品追溯码采集,做到识别、出库、支付、医保结算等全过程应用,实现“一药一码”,可从源头上破解药品耗材非法倒卖、重复销售等问题。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药品追溯码医保应用五问五答》等引发关注。那么,药品追溯码和商品码有什么区别?什么是药品追溯码的大码、中码和小码?一文带你了解药品追溯码和商品码有什么区别?药品追溯码和商品码不仅在形态上不同,在功能用途上也不相同。
来源:【焦作日报】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是每一盒药品从生产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若在流通过程中药品追溯码重复出现,则该药品就可能是“回流药”、假药或是被串换销售。
截至1月15日,全国已累计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共158亿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入88.09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占全国定点医药机构的比例超94%。这是记者从国家医保局16日举行的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发布活动上获悉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细心的群众也许会发现,药盒上除了条形码以外,还多了个可以用手机扫的追溯码,这个追溯码一般是个条形码或者二维码。“通过追溯码,药品耗材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被监控和记录。
- 同一个厂家生产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线下卖179元一盒,线上卖126元,为什么差这么多?如果不是因为“药品追溯码”的科普,陕西西安的楚先生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位高血脂患者,因为需要定期服用,楚先生和许多精打细算的病友一样,有网购降血脂药的习惯。
“回流药”,指的是通过医保报销购买到药品后,转卖给“药贩子”,通过不当渠道再次流入医药机构,卖给其他患者,影响用药安全和市场秩序。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首次通过药品追溯码对回流药“亮剑”,要求11个省份对相关线索进行核查。这小小的药品追溯码,为什么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相关负责人介绍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情况“扫一下追溯码,手机上就会显示这盒药品最近的3次销售信息,3次销售地点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山西省太原市、福建省厦门市。这说明药品存在回流或者倒卖风险。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徐鹏航)记者10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于近日正式上线,购药者通过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了解药品的“前世今生”。目前,每天已有近3.3万人次使用这一功能查询药品销售信息。
药品追溯码就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2024年4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全力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