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书,顾名思义,是婚姻的文约。搜了一下网上释义,解释为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作者:何勇海“消失的婚书”,它又“回来”了。近段时间,铜质婚书、苏绣婚书、卷轴婚书、折页婚书……一批新式婚书以精美的形态在社交媒体涌现。这样的中式浪漫,是对文化薪火的传承与创新。婚书是古代婚姻当事人持有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婚姻证明材料。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懂这两句话,但过去的婚书,常有这两句话。由于这一时期的婚书主要是为了礼仪和记录,大多都是程序化的“应用文”,图案只是用做点缀。婚帖上要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籍贯,甚至还有祖上三代的名讳官职、以何人为媒。上面这张清末的“鸳鸯礼书”,即男方大家长写给女方家庭的求婚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