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奚钦)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10月22日,安康市召开“同饮一江水 溯源话安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来自京津冀豫的多家媒体走进安康,用镜头和笔尖记录十年来安康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出的积极贡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西安外国语大学 陈福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陕西省白河县下卡子汉江出陕断面,汉江由此自西向东出陕入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质控制区,承担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使命。“白郧汉江大桥”横跨汉江,连接了陕西省白河县与湖北省郧西县。
央广网北京12月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全面通水10年来,发挥了优化我国南北方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空、天、地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守水护水硬核实力,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库区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转变……记者在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行进式采访时发现,守水护水倒逼十堰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促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彭瑜十年如一日,城口人民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通讯员 王荣 摄大雪时节,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气温直逼零度,任河县城段木瓜坝人工生态湿地工程现场却热火朝天。“春节期间,湿地公园将建成投用,可拦截沿河两岸进入河道的污水、泥沙。”项目技术总工尹昌虎告诉记者。
新华社武汉8月16日电 题:湖北丹江口: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新华社记者李伟、宋立崑初秋,丹江口水库巍峨的大坝,清澈见底的湖水,郁郁葱葱的青山,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记者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关门岩村码头登上一艘清漂船,随清漂员张绪春一起巡检丹江口水库。
人民网郑州12月12日电(侯琳琳、宋芳鑫)12月12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河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十年来,河南强化南水北调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为持续深化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完善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1月7日,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联防联控机制2024年度全体会议在山东枣庄召开。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副司长王辉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央视网消息:明天(12月12日)是我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的日子。10年来,在一渠清水的浸润之下,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超1.85亿人喝上了“南水”。10年来,“南水北调”到底调了多少水?这些水又流向了哪里?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甘洌“南水”润泽京华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甘洌“南水”润泽京华。冬日的清晨,“南水”从丹江口水库进入南水北调中线水渠,一路向北,大约半月后,奔流千里抵京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北京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制订用水规划,珍惜和用好每一滴“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