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徐州一名小学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一段视频看哭很多网友,视频中他记录了几位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从稚嫩的孩童变成意气风发的少年让无数人为之动容。5月29日,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记者联系到这位小学老师郭老师,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段视频背后的故事。
表姐家孩子彤彤今年上六年级,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这次期末考试考出班级前三、年级前十的好成绩,放寒假在家里也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刷题,除了保持正常的寒假作业和休息之外,就是在家看书,周围的亲戚都特别羡慕表姐,说她有个让人省心的孩子,感觉似乎彤彤不用学习就能考出高分。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中提出过这样一个教育观点:“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六岁与十二岁之间,正好就是小学阶段。小学,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开端,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我们老师常说的“后劲十足”的学生,他们的身上都有这样的学习特点: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比较普通,属于中等水平,老师关注不到,家长也很佛系,似乎不着急也不焦虑;到了三年级,别人都在经历“三年级现象”,在各种语文学习的问题上,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