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氧传感器一般建议8万公里清洗一次,一般使用三氯化铁溶于水中,然后加入盐酸混合。汽车发动机一般有两个氧传感器,一个安装在三元催化器前面,叫前氧传感器或空燃比传感器,是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燃烧状况,还有一个安装在三元催化器后面,叫做后氧传感器,是检测三元催化器的催化效果。
氧传感器损坏主要是由于加注含铅汽油、陶瓷破裂、加热电阻丝熔断等原因造成的,在氧传感器损坏后会导致车辆行车仪表点亮发动机故障灯预警,并伴随油耗增加、加速无力、怠速不稳、尾气排放不达标等故障现象,且在ECU内存储相对应的故障代码。
大部分汽车使用带加热器的氧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在原来传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陶瓷加热元件用于加热传感器,可在发动机启动后的20~30s内迅速将氧传感器加热至工作温度,扩大了空燃比闭环控制的工作范围,故又称为加热型氧传感器。
氧传感器是排气系统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它一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三元催化器的前方和后方。比如此时发动机混合气过稀,也就是空气多汽油少,混合气燃烧后就会还剩余部分空气被当作废气排出,而氧传感器就会检测到排出空气中的氧含量,然后将信号反馈给ECU,让它通过加大喷油量或者减少进气量的方式来调整空燃比,从而使发动机的混合气燃烧保持最佳状态。
也称为 O2 传感器,因为 O2 是氧气的化学式,当排气离开发动机时,氧气传感器监测排气中存在多少未燃烧的氧气。在需要更换氧传感器的时候,会考虑到更换成本的问题,那在这篇文章里则来介绍氧传感器的更换成本的问题。
在博世的技术文档中明确指出“The sensor must not stay inthe exhaust gas stream when it is not heated or when the control unit isswitched off.”译文:当传感器没有被加热或关闭控制单元时,它不能停留在废气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