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量子计算的原理是什么?真实的量子计算机到底长什么样?量子计算又是如何实现远超超级计算机的计算性能的?12月14日,墨子沙龙携手上海图书馆,推出“神奇的量子世界: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科普报告。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量子计算这一前沿领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近期,谷歌公司公布了一款名为Willow的新量子芯片,它拥有高达105个“量子比特”,这一成就再次刷新了人们对量子计算的认知。
在一个特定赛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当于目前“最强超算”6亿年的计算能力!12月4日,《科学》杂志公布了中国“九章”的重大突破。这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推动全球量子计算的前沿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
前两天看到一个叫《量子计算机新证据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的视频中,介绍了在量子计算机的宇宙模拟实验运算中揭示出:“涉及创建时-空本身的量子模拟,这是一项突破性的成就”,“使研究人员能够观察量子系统如何与宇宙结构相互作用”,“纠缠在一起的粒子不仅可以在远距离上进行即时通信,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似乎也影响了时空的结构”,“相对论将宇宙描述为一个光滑、连续的结构,而量子力学则揭示了一个由离散、概率事件组成的世界”等,得到了“这个想法与环量子引力和弦理论等理论相一致,这些理论认为时空是由微小的、离散的积木组成的”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