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战歌,不仅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海外唱响、在世界激荡。
9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发布的一个短视频感动了无数人:一名小学生上学迟到了,一路狂奔。《国歌》全曲49秒,84个字,104个音符,看似短小,但每一次奏响国歌,都能让中华儿女热泪盈眶,每一次都会拨动14亿国人的心跳。
1935年5月16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发表。84个字、46秒,慷慨激昂的旋律令人热血沸腾,铿锵有力的呐喊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从战歌,到国歌,到凯歌,这首歌成为中华儿女的奋斗号角,激励一代代人奋勇前进。今天,回溯国歌的诞生↓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到全面抗战的第三个年头,1939年,国际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当年写成的《人民之战》一书里以这样的言辞形容这首抗日歌曲的流行程度:东北人民为摆脱日本的枷锁而英勇斗争,在他们那勇敢精神鼓舞下,产生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使举国奋起、众志成城…
人民出版社 每天清晨,在祖国首都的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庄严激昂的旋律冉冉升起,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着中华儿女的内心。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怎样的时代背景,写入宪法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义勇军进行曲》曲谱。
从接受选定国歌的工作开始,徐悲鸿就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应该作为新中国的国歌。1949 年6月,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前,中共中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届的代表共商国是,包括确定新中国国旗、国徽、国歌的备选方案,由即将召开的政协会议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