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实习生 龚佳玲一边是北京的学业,一边是日照老家的煎饼摊。近来,28岁的博士研究生李洋一直处于两地奔波的境况。在学业之余,他尝试在老家父母开了20多年的煎饼店帮工。边做煎饼边直播,同时开辟线上、线下的煎饼教学课程。
“清华大学软件专业高材生,国际知名公司IBM高管,放弃百万年薪,与妻子在街头8平米店里卖起了煎饼。”2014年,这则新闻引爆网络,招来了不少质疑:“清华学子,卖煎饼真是浪费人才”。“国家需要你,快回去”。“又一个高学历的给知识分子蒙羞了”。他叫吴一黎,正值事业盛年。
文/梨古拉斯四哥编辑/菲儿前言中国夫妻辞去高校教师工作,在英国剑桥大学旁摆摊卖煎饼和热干面,每年收入达180万人民币。视频来源于九派新闻在英国剑桥大学旁的市集中,有一个别具特色的小摊,摊主是一对来自中国的夫妻。他们卖着地道的煎饼馃子和武汉热干面,每年收入高达180万人民币。
蒋璟璟西南政法大学大门外热闹的学林街上,有一位从日本游学归来的女大学生李玉红,法律专业毕业,学过插花、开过饭店、在外企上过班。但她不甘在家带孩子,决定完成大学时的梦想——卖煎饼果子。自从去年8月起,李玉红将梦想变成了现实,煎饼果子摊在西南政法大学对面开业了。
最近,经常去刷到在国外开店,赚得盆满钵满的中国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很多老板考虑的事情。先看这对剑桥博士夫妇摆摊的故事:这位博主说:这是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附近的著名的煎饼果子摊儿,这对武汉夫妇已经开了12年。
据九派新闻,6月2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旁的市集上,有一对中国夫妻的小摊,卖煎饼也卖武汉热干面。摊主“熊猫大姐”介绍,她老家在湖北潜江,曾落户在武汉,老公是博士后,辞职前两人都在四川的一所学校教书。她介绍,在剑桥摆摊已经四五年了,差不多每天10点出摊,下午6点下班。
29岁的林晓旭是吉林大学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几个月前,他辞去了某知名国企的工作,开了家煎饼店。从3月开张至今,他每天可以卖出300份。他说:“如果工作不适合自己,你要敢于放弃,找一份自己喜欢的。你怎么看待他这种“任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