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都兰4月1日电 题:从狩猎场到保护区 高原牧民夫妻无偿守护野生动物近半生作者 李隽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海拔近4200米的沟里乡热龙村飘着雪花。山坳里一座板房前一对藏族夫妻在此坚守。“石鸡、野兔好多啊,来时路上还看见了藏狐。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近日,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牧民在海拔3000多米牧场放牧时,偶然发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岩羊奄奄一息,牧民把小岩羊带回家精心照料,目前小岩羊已逐步适应生活环境,待完全恢复后将放归自然。
近日,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牧民索南才让在海拔3000多米牧场放牧时,偶然发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岩羊,牧民把小岩羊带回家精心照料,目前小岩羊已逐步适应生活环境,待完全恢复后放归自然。索南才让在放牧的过程中,在牛群里发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岩羊,卧在草丛中四处张望,旁边没有大羊。
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一只被救助的小岩羊萌化众人。近日,天祝牧民索南才让在海拔三千多米的牧场放牧时,偶然发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岩羊奄奄一息,索南才让一家设法救活了它。据当地人介绍,岩羊一般群居,警惕性很高,发现有人或其他动物靠近撒腿就跑。
【视频】青海牧民救助的受伤雪豹雪豹,是美丽的“雪山之王”,是灵动的“旷野精灵”。随着三江之源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这种濒危的猫科动物从“芳踪难觅”到“王者归来”,已经成为反映当地生态建设成效的“晴雨表”。
新华社西宁1月18日电(记者史卫燕 王金金 杜笑微)新春佳节临近,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急切地踏上回家的归途,期盼阖家团聚。但有这样一群人,偏要往无人区去,不舍昼夜。他们的名字是可可西里巡山队,他们守护的地方是生命禁区——可可西里。
中新社青海刚察3月12日电 题:草原兄弟7年“收养”普氏原羚50余只 全部成活放归自然作者 李隽 张得存“每年11月到下年1月底交配,7月和8月产羔。”7年来,普氏原羚“恋爱”产羔的时间早已印刻在哈尔盖镇环仓秀麻村牧民周增本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