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呼和浩特11月6日电 题:蒙古族呼麦:从一人歌喉听万马奔腾中新社记者 张玮大幕拉开,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台上的古老乐器,马头琴、陶布秀尔(蒙古族传统弹奏乐器)先声夺人,呼麦、长调等蒙古族音乐技能轮番上场,合声瞬间席卷整个舞台,将观众“拉”到内蒙古大草原,沉浸式感受万马嘶鸣、踏草
《封神第一部》,你看了吗?但你不知道的是,这部电影中有那么多人与内蒙古有缘:导演乌尔善来自内蒙古,人物造型概念设计李云中来自内蒙古,音乐总监蒙柯卓兰来自内蒙古,饰演邓婵玉的演员那尔那茜来自内蒙古,饰演魔礼青的演员僧格仁钦来自内蒙古,饰演南伯侯鄂崇禹的演员丁勇岱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1日电 2009年,我国蒙古族呼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后的十几年内,呼麦从一开始仅限于文艺团体部分演员当中的“小众”艺术,不断向社会大众拓展,学习者与日俱增,也逐渐摸索出了创新传承的道路。
久违的阳光,剥落泰半的土城墙,这就是凤翔。我们的视线如同日影,斑驳而忧伤。这位于陕西西部贫瘠之地的午后,温暖惆怅。凤翔所在地是我国古代的关中地区。这是记录着一些零落的战争史和争斗史的地方。尽管那些战争和争斗早已化作干裂的黄土,在越来越平淡的岁月里逐日焦涸,再无人提及。
在我国历史上,要论谁最会打仗,西汉名将霍去病绝对排得上前列,他不仅是一代名将,而且还是少年成名。更厉害的是,他,一个以前从没打过仗的人,首战即成名,大破匈奴,斩获敌军2000多人,《汉书》记载“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
以前一直觉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空,但在看过昨晚广西卫视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龚琳娜和叶蓓作为嘉宾导师这期后,深深觉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和“真诚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声音”确实是真理。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今年6月6日,节气芒种。按照中国首部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的惯例,电影《封神第一部》的官方微博以“生活不慌不‘芒’,慢慢‘种’下希望”的图配文,如约同公众见面。《封神第一部》的官方微博发布“芒种”节气海报。说是“如约”,已历五个寒暑秋冬。
“呼麦一出来压迫感太强了!”“这段音乐原来是侗族大歌”“唢呐声牢牢抓住了耳朵,燃爆了。”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高开疯走”,当前已超85亿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且纪录还在持续创造中。不少观众开始二刷、三刷,“拿起显微镜看电影”。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严粒粒这个春节档,谁,还没领略过这个“三岁小儿”的魅力?上映短短十余天,《哪吒2》票房已经冲破80亿元,朝着100亿元发出冲击!看电影,正所谓一刷是饮,看剧情;再刷是品,看细节。细节越考究,后劲越足,生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