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一周,春节的热闹与团圆感也随之淡去。大街小巷早已恢复了平常的忙碌,而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带来了不一样的节日气氛。这一天,仿佛是春节的一次延续,也是人们心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标志。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这个周而复始、大地回春的日子里,人们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包汤圆、吃元宵、看花灯。今天跟大家聊聊元宵和汤圆的那些事,这两种传统的节日食物有什么不同?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应该怎么选、怎么吃?
央视网消息:2月12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山东、河南等地,口味多样的汤圆和元宵产销两旺。在山东青岛城阳区,针对元宵节的到来,不少商家提前十多天就开始备货,超市的冰柜里面摆满了各种口味和造型的汤圆,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央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 实习记者 刘之童)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团圆美满。然而,元宵虽然美味,因其主要成分为糯米,食用不当可能造成消化不良、血糖波动等健康问题,尤其是老人、儿童及特定人群需格外注意。那么,如何才能将元宵吃得美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