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三期,当过重迫炮营营长,全程参与重庆保卫战,把7年青春献给了保卫川江的战斗。□韩玉洪呼和浩特民族委副主任赵焰女士日前率舞剧《昭君》赴南方演出,其间专程来看望我。赵焰的外公闫秉心先生,是黄埔军校十三期学生。
今年91岁的安景修,17岁时曾和同学一起,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随黔军东征,参加了长沙会战、衡阳会战等多场惨烈的战役。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忆起那段岁月,安景修老人记得最清晰的是,当时太多的贵州老乡、亲友、同学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杨涛“七七事变”86周年到来前夕,那位曾高喊“不当亡国奴”的21岁巴中小伙陈海才,走完了他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传奇人生,在川人抗战历史上留下无法磨灭的一笔。7月7日,据四川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消息,6日清晨,抗战老兵陈海才在巴中平昌老家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89岁的张桂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慢慢回忆起自己的人生——她埋葬父亲的那个寒冷的早晨,丈夫穿着草鞋从战场归来时冻得通红的脸,年幼的小儿子在贫瘠年代里嗷嗷待哺的日子。在监控的另一端,29岁的韩娜记录着一段段从未听过的故事。
时值深冬,寒意正浓。走进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的“布鞋奶奶”张承芸家,扑面而来一股被阳光浸润的棉布味道。环顾四周,不大的房间里,整齐码放着线轴、纸样、鞋面、鞋底,以及一双双针脚细密的手工布鞋。在一台颇具年代感的老式缝纫机前,张承芸如往常一般,聚精会神地缝制着手中的布鞋。
数九寒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武隆区消防救援,又为消防指战员送上她亲手缝制的60双布鞋。老人名叫张承芸,今年90岁,是武隆第一位女兵。老人与消防指战员是老熟人了。10年来,她用退休金购买原材料,手工缝制2000余双布鞋,无偿送给消防指战员以及人武部官兵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