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锰三角”松桃,“富矿精开”走新路;中国名茶之乡印江,梵净山珍“乘云”出山……行走黔东大地,处处有精彩纷呈的“小城故事”。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兴,国家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融合、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铜仁中南门古城三面环江,一面靠着山和城,自古是黔东的政治经济中心。 视觉中国 图“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对铜仁之美赞不绝口:“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
近日,铜仁至吉首铁路(铜吉铁路)项目全线初步设计已获批复,拟于今年1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沪昆高铁和张吉怀高铁的重要纽带,彻底打通铜仁高铁的“断头路”,形成贵阳至郑州(武汉)间的高铁新通路,实现昆明、贵阳至张家界高铁直达。
“很喜欢这里的环境,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我都会在这里锻炼身体。”六十多岁的易长福告诉记者。暖风徐徐,波光粼粼。2月28日,走在铜仁市碧江区锦江河畔的人行步道上,沿途或有小孩在嬉戏,或有青年在跑步,或有老人在吐故纳新,或有老年健身团队在跳舞......一幅和谐景象。铜仁锦江河。
【一线讲述】铜仁: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讲述人:贵州省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万钎有炎炎夏日,若是来梵净山旅游观光,不妨再到山下的铜仁市区走一走,欣赏一段沿江风光,感受几缕夏日清凉。你看,这蜿蜒流淌的碧水,绿树成荫的步道,再加上润物怡人的气候,真是巴适得不得了。
中新网贵州铜仁10月27日电 题:贵州铜仁追“新”逐“绿”正当时作者 周燕玲锰,在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为25,排在铁元素前一位。过去,锰最大的用途是作为不锈钢的材料。随着动力电池的迅猛发展,锰逐渐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材料。
编者按: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今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彩贵州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75年来,这片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连不断,奋进之歌、幸福之歌、振兴之歌等汇聚成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最强音”。
世界多姿多彩,那些风景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取代的幸福。铜仁,贵州省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被称为“中国西部名城”,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
漫步在碧江区,放眼远眺,蓝天白云,青山葱茏。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转化路径,走出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道路,谱写了绿色发展新篇章。
近日,记者从铜仁市政府网站获悉,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前三季度铜仁市生产总值1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99.93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678.38亿元,增长4.1%。
近年来,铜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惠民利民以及巩固良好政治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