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在此背景下,住院看护和医疗养老是卫生健康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保障老年人就医问诊的需求,又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当下,不少医疗卫生机构正在从多个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来源:【海报新闻】刘瑞琪近期,“无陪护”病房走进大众视野,得到了诸多网友的好评,引发广泛关注。早在2017年,福建的部分医院便开始探索“无陪护”模式,今年以来,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至福建所有三级医院,延伸至二级公立医院,浙江、天津等地也在陆续推进试点。
还是应该给患者和家属更多自由选择权,无论是有条件陪护的,还是有意愿付费购买“无陪护”病房的,都尊重各自的选择如果家里老人生病,子女既要上班又要陪护照料的话,往往会忙得焦头烂额。如果医院提供“无陪护”病房服务,这不失为一种解除家属后顾之忧的选择。
一人住院,全家不再忙——无陪护病房,如何专业又暖心“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团团转”,这是大多数患者住院、家人陪护的真实写照。一边是护士配置缺口严重,难以满足患者需要;一边是家属为了陪护患者,工作生活两头累。两难之下,无陪护病房作为一种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引起关注。
“一人住院,全家受累”。很多家庭可能都遇到过亲人生病,住院陪护难的问题。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无陪护”病房正在福建、浙江等地试点。“无陪护”病房并不是无人陪护,而是由医院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进行陪护,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无陪护”病房能提供周到的服务吗?
当前可以鼓励一些医院“因院制宜”地探索“无陪护”模式,但也要把握好推广的节奏。图/IC photo2017年起,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开始探索“无陪护”模式,是国内较早实施全院“无陪护”管理的公立医院。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老人患病住院陪护难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为减轻家属负担、提供更好服务,一些地方的医院开始推出“无陪护”病房,随着“无陪护”病房日益增多,其实际效果如何?又有哪些难点呢?“无陪护”病房是什么?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5月的一天晚上,厦门同安区一家养老院的老人陈翠莲突发房颤,被紧急送往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医院”)。接受治疗后,陈翠莲当晚住院,等在手术室外的儿子在住院单上签字后,便回了家。厦心医院视频截图(图源:厦心医院)厦心医院实行“无陪护”病房服务。
为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忙”,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开展无陪护病房服务,医疗机构可按需聘用数量适宜、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只陪不护。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后,经过严格培训的护理员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陪护,但人才队伍规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浙江省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内,医护人员为患者做健康检测。潮新闻记者 赵培希 摄一人住院全家忙,医院家里两头跑,白天黑夜连轴转,此般“分身乏术”的忙乱体验,许多家庭都经历过。当老龄化社会撞上独生子女一代,“421”家庭(4位祖辈、夫妻2人和1个小孩)越来越普遍。
原创 健康报 健康报评论“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团团转”,这是很多患者住院、家人陪护的真实写照。一边是护士配置存在缺口,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一边是家属为了陪护患者,工作生活两头累。如果医院能配备护理员,提供一对多的生活护理服务,就可以集约人力资源,减轻患者家属的生活负担和经济负担。
最近,深圳等地多家医院提供“无陪护病房”服务,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专业生活照护服务,不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出现了父母住院不增加子女负担,子女不必担心父母住院得不到周到照顾的喜人局面,受到舆论好评。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现实难题。特别是对“421”家庭(4位祖辈、夫妻2人和1个小孩)和子女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家庭来说,一旦家人生病住院,全天候的家属陪护显然不太现实。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省徐州、淮安、张家港等地医院陆续试点“无陪护”病房,引发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