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车市场的规范化进程让许多车主感受到“阵痛”。随着新国标的实施,大量按照旧标准生产的电动车变成了所谓的“非标车”,被视为不合规车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地方执法中出现的“一刀切”“一罚了之”等现象,引发了广泛争议。
10月10日,江苏南京市公安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临时信息牌电动两轮车和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明确临时信息牌电动两轮车使用期限延至2025年底,2026年1月1日起,临时信息牌电动两轮车严禁在该市道路行驶,违反规定的,将予以处罚。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2024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共发现146个批次的电动自行车不合格79批次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不合格涉及九号、绿源、爱玛雅迪、小牛、等多个知名品牌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标识与警示语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充电器与蓄电池照明和鸣号装置等问题扫描下方
10月10日,江苏南京市公安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临时信息牌电动两轮车和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明确临时信息牌电动两轮车使用期限延至2025年底,2026年1月1日起,临时信息牌电动两轮车严禁在该市道路行驶,违反规定的,将予以处罚。
自从电动车新国标管理规定实施至今已过了三年多时间,转眼2023年即将到来,随之到来的还有部分电动车管理规定,以下的这三种电动车,1月1日起在多地不能上路行驶,否则会依法处罚,小编将其总结一下,希望能够给您答疑解惑。
2024年,各地针对电动车的严查乱象屡见不鲜,重点围绕罚款、没收、查扣等管理手段,波及多方。2025年1月3日,国务院下发新文件,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明确“五个严禁”、“八个不得”,意味着2025年电动车执法将更加规范,企业可以放心干了,老百姓也可安心买车了!
消费日报网讯 (记者 卢岳 实习记者 王紫茜)伴随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截止时间的临近,北京多地开展了电动三四轮车使用规范宣传、警示,围绕老旧不合电动三四轮车的“退休”问题,也再度引起社会关注。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电动车新国标和禁摩令,这两件事儿,老百姓嘴里念叨了好些年,心里头的苦水,那可是一肚子。这新国标,本来是想让电动车更安全,更规范,结果呢,李老师说,这标准定得太死板,根本不考虑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